采用粉末冶金方法用碳化鎢、鈷粉等,制備碳化鎢軋輥。1909年,隨著金屬加工業的發展,粉末冶金技術應運而生。因精軋機組的高速、高應力運行,鑄鐵輥、工具鋼輥被組合式碳化鎢軋輥取代,因為他們耐磨性差、輥道壽命短、維修裝卸頻繁、影響效能、已不適應精軋生產的要求,而碳化鎢軋輥壽命長、高耐磨。
碳化鎢軋輥組有多種牌號,即使是同一臺精軋機,其結構不同,不同機架的軋輥對應的碳化鎢軋輥成分不一樣。高速線材軋機用軋輥主要是以鈷作粘結劑的碳化鎢輥為主。少數連鑄軋鋼廠由于水質較差也采用Co-Ni-Cr為粘結劑的碳化鎢輥,造價也較低。其金相組織均由基體相WC和粘結相Co構成,隨著WC含量的增大,碳化物軋輥的硬度隨著含量成正比增大,而韌性則隨粘結相含量變化而正比變化。
伴隨著線材精軋的高速化,人們不斷探索提高碳化鎢軋輥硬度和強度的途徑。該工藝主要是在碳化鎢軋輥中添加少量TaC、NbC及Ni、Cr、Mo等元素,通過熱等靜壓制、真空燒結一低壓熱等靜壓制、熱處理等方法來獲得質量更好的碳化鎢軋輥。
中文手機版